抽到一個話題是最近參加了誰的婚禮,正好可以回顧“那一天”。
新娘,是爸爸同事的小女兒,婚宴場地在台南安平的玄饌海鮮宴會館。
新娘主婚人父母兩位皆是爸爸退休前的職場同事,家也剛好住在隔壁鄉鎮,二十多年期間兩家互有往來,但小孩之間並不熟悉,只能說去過彼此的家,卻也不記得彼此的名字、年齡等訊息。
爸爸敲了敲我房門,告知婚宴的時間和地點,並說因為位置沒坐滿,阿姨邀請他帶孩子一起去,爸爸沒有給我拒絕的空間,甚至沒過問隔壁房的哥哥就指定要我去吃這頓飯,這讓我很難過。甚至傳訊息給哥哥讓他跟我交換也被拒絕,我的拒絕權呢?(ಥ_ಥ)
當天早起換完衣服後,我依舊在掙扎,掙扎著如何要逃跑,直到最後一刻,爸爸又來敲敲房門,該出發了天氣很好,熱到令人火大,尤其靠海邊的大中午。開車迷航加塞車了一個半小時才抵達,對我來說這個社交場合是爸爸的場子,我並不想跟任何人交流,但事與願違。
當陪笑的孩子笑不出來。
進到會場後爸爸便到處跟職場老友打招呼,在我眼裡就是那些酒友與菸友,新娘父母來跟我媽媽打招呼,寒暄過後就把視線話題放到我這個還沒結婚的孩子身上,完了,真的是如坐針氈。什麼時候喝你家妹妹的喜酒阿?妹妹有對象了嗎?長那麼漂亮怎麼會沒有?要給男人機會呀! 要去談戀愛等等的,一句一箭向靶心射來,我沒有回話,甚至避開視線直接把阿姨當空氣了。媽媽跟我不熟,她也不會社交回話,只能尬笑過去,話題繞回到新娘的身上。
主持人的婚姻信仰。
委屈一直在累積,只好跑去廁所擦擦眼淚,去偷瞄各個宴會廳們的風格與燈光設計。主持人的工作開始了,麥克風的聲音我攔不住,一個人步入婚姻才是長大了,總算進入人生的下個階段,聽著好像沒結婚你就一直在原地沒有走一樣,甚至被認定為還沒長大(不完全長大)。婚禮活動的工作者首先要認同婚姻吧,所以我才沒有踏進這行?(´▽`)ノ♪ 幾年前就告知父母不結婚所以不可能辦婚宴的我,總不能在當天跟叔叔阿姨說,你女兒的婚姻也會伴隨不幸,沒什麼好勸人一起踏入婚姻的🙂都是選擇罷了。
桌上那些朋友反映著你的為人。
為了喝酒而來的職場同僚大叔們,不顧主持的進行,大聊特聊,把新人的主場當成自己的酒局,大概是喝的有點亢奮說話便大聲起來,對著開車來不喝酒的人說掃興,掃你他媽的興。講一次就算了,一直提起對方不喝酒很可惜,讓這個場合不圓滿,隔壁姐姐妳看好,妳老公平常都跟這些前輩出去喝酒🤬 爸爸也被勸酒,MD,當我跟我媽坐他的開的車是靈車嗎?黃湯下肚的大叔們不只講話大聲,還會一直講,也聽不到別人說話 💩 ,不小心攻(關)擊(心)到我時我就擺一張臭臉,感覺我壞了爸爸的面子,所以最後又跑去廁所擦眼淚,總算是結束了難熬的三小時。
無魂附體也要鞭打。
婚宴完還有後續呢,阿姨跟媽媽反饋說我當天狀況不好,一副要哭的表情是發生什麼事。媽媽來敲我的房門,真可怕。
為什麼那天心情不好、為什麼哭、為什麼長輩關心你你在那低著頭不理人、為什麼阿姨問你話你都不回答?
阿姨沒說我都沒發現你哭,我眼睛不好都沒看到。
阿姨問我你怎麼了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、阿姨說做父母的都不知道小孩怎麼了這樣不行!
我沒有回答。
不幸夫妻的小孩有可能就是這樣的哦😇 別人沒說前都看不到的🤡
參加了誰的婚禮,毀了誰的一天。